国民器械网
  • 客服电话:15888889999
  • 访问量:15948802
首页轮播下

「回眸2024」医疗器械“含金量”持续提升

   2024-12-31 新浪财经1400
导读

12月17日,国家药监局批准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一次性使用磁电定位压力监测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创新产品注册申请。至此,国家药监局累计批准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数量达315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突破300

12月17日,国家药监局批准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一次性使用磁电定位压力监测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创新产品注册申请。至此,国家药监局累计批准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数量达315个。

“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突破300个具有‘里程碑’意义,反映了我国医疗器械审评能力的提升和对创新产品扶持力度的加大。”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姜峰表示,近年来,在“政产学研用”共同发力下,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高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器械,不仅解决了部分产品依赖进口的问题,还纷纷走向世界,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通过创新发展逐步融入全球产业链。

自主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11月7日,国家药监局网站发布的一条消息引发业内广泛关注——华科精准(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华科精准(北京)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科精准]的脑外科手术计划软件创新产品获批上市,是第300个获批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

“该产品用于制定脑外科手术计划,采用多维度空间血管重建和规避技术,通过结合现有头架工具和规划路径,可实现手术路径的优化,提高临床工作效率。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首创性。”华科精准政府事务部经理邵灵敏介绍,得益于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设置,他们已有5款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我国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不断刷新,本土企业加速成长。截至12月17日,今年获批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数量达到65个,超过去年全年。记者梳理发现,这当中国产医疗器械46个,占比约71%,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进口医疗器械19个,占比约29%。

在数量增加的同时,创新医疗器械“含金量”也不断提升。今年获批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中,不乏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眼底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体外心室辅助设备等高端医疗器械,涵盖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心肺支持辅助系统等重点领域。

高端医疗器械是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国之重器”。从跟跑、并跑,到在部分领域实现领跑,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发展迈出了坚定有力的步伐,取得了累累硕果。碳离子治疗系统、质子治疗系统、体外膜肺氧合(ECMO)产品、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人工心脏)等一批国产高端产品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零的突破。

这离不开监管部门的助推。今年,国家药监局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将审评资源进一步向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倾斜。对于高端医疗器械,特别是“中国造、全球新”的原创性产品,国家药监局按照“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原则全力支持。

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往往需要多个学科形成合力。今年10月24日,由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管理的高端医疗装备创新合作平台(HMEICP)网站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聚焦产业需求,构建“政、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的合作体系,致力于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和新技术转化难题,为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实现自给自足积蓄动能。

国产高端器械走向世界

北京时间2024年11月11日,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机器人集团)旗下的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以下简称图迈机器人),在意大利的一家医院,以同一切口成功实施了一例肾上腺肿瘤切除、胆囊切除手术。

“这标志着该产品拓展欧美高端市场取得重大突破。”微创机器人集团总裁何超表示。

图迈机器人是我国自主研发并获批上市的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今年5月,这款医疗器械获得欧盟CE认证。

何超介绍,在手术机器人领域,欧美产品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特别是在研发难度大、技术成熟和应用广泛的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我国企业只有研发真正能解决临床痛点的差异化产品,才能实现输出。

据悉,图迈机器人运用微创机器人集团于2021年研制出的基于手术入路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力感知组件,解决了外科医生在机器人手术中缺乏组织操作力感知的痛点问题。

这只是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进军海外市场的一个缩影。随着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不满足于国内市场,而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产品走出国门。

从上市公司2024年半年报可以看出,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出海”成绩优异。

迈瑞医疗的半年报显示,目前企业产品已远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在4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63家境外子公司,形成了庞大的全球化研发、营销及服务网络。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强,在12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医药领域科技创新”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企业已有超过3万台CT、磁共振、分子影像(PET/ CT等)等软硬件系统,服务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1.4万多个医疗机构及大学、研究院所。

姜峰认为,欧美等成熟市场准入门槛高,对产品技术创新性和知识产权要求高。我国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产品打入欧美市场,印证了自主创新“含金量”在不断提升。

逐步融入全球产业链

在医疗器械龙头企业扬帆“出海”的同时,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也在逐步融入全球产业链。

今年7月,波士顿科学旗下的FARAPULSE系列脉冲电场消融产品(包括一次性使用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和心脏脉冲电场消融系统)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药物难治性、复发性、症状性的阵发性房颤。据悉,该产品于今年1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相隔不到半年就在我国获批上市,创新产品惠及我国患者的“时差”大幅缩短。

波士顿科学的创新产品加速落地中国,更加坚定了其在中国深耕的信心。今年10月,波士顿科学中国区首个生产制造基地在上海临港正式建成。近年来,波士顿科学与我国本土领军企业相继开展了股权投资与战略合作,探索创新共赢之路。

这并非个例。2024年,GE医疗、美敦力、强生等跨国医疗器械企业不仅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还与我国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对跨国企业具有强大吸引力。”姜峰表示,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还有完善的工业体系与供应链成本优势,这些都是吸引跨国企业深耕中国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近年来,我国企业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医疗器械监管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为跨国企业在中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生态。

在姜峰看来,跨国企业推进本土化战略,既带来竞争,也为我国企业提供了直接接触国际前沿技术和理念以及人才交流等机会,能够加快优秀本土企业融入全球医疗器械产业链。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跨国企业与本土创新力量携手共进的案例比比皆是。例如,西门子医疗展出的一体化多模态诊疗平台,是该企业携手本土创新企业微光医疗共研共创的成果。

面向全球竞争,姜峰建议,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仍需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及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等方面寻求突破,不断提升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排位和价值。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gmqx.com/news/show.php?itemid=164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111@qq.com。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赔付
担保交易保障每一笔交易
实地验服务商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服务商5万家服务商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网站留言| RSS订阅| 违规举报